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支部建设,建立健全支部长效机制,会上,卢娟同志传达了学院《基础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基础医学院关于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支部初步拟定的机关支部制度汇编,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就如何落实完成党建特色项目展开了热烈讨论。

自此,又一批学生党支部书记从红帆训练营走出,他们将从这里出发,走进各个基层党组织,走入群众中间,在实际工作的熔炉中磨练意志、提升修养,播撒红色理想,扬帆启航。二、进一步推进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

权威数读|以旧换新,消费者能得到这些实惠

在保证活动频率、出席率的同时,确保组织生活的思想性和创新性。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陈殷华老师、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江素华老师与会。他说红帆让他对支部生活的理解发生了转变,而在培训期间加入研究生党建核心组的经历也让他收获了来自老师和队友的温暖、快乐和鼓励。在红帆的平台上,学员们通过深入的交流和相互的学习,互相获取经验和智慧,这对新上任的支部书记们而言,是极为难得的一次学习和全面提升素质的经历。在点评环节,党委研工部副部长江素华老师强调支部书记应当在透彻领悟党的宗旨的基础上,明确支部活动的意义,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

12月21日上午,第十二期红帆训练营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结业仪式暨第七批研究生示范党支部创建表彰会在我校逸夫科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结合党委研工部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研究生党支部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的《组织生活参考》,第一组的学员们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和群众评议三个环节,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严肃而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针对评议中容易出现避重就轻、只表扬不批评,以及上纲上线、个人攻击等问题给出了示范性的解决,对支部书记的工作很有启发,获得了全场观众的一致认可。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开幕式之后,陆谷孙教授代表编纂团队首先发言,他首先感谢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希望大家贡献真知灼见,又向编纂团队全体成员和出版社编辑团队表达谢意,希望大家精益求精、再接再厉,虽然发言时间不长,但他的每句话都生动体现了一位大学者谦逊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风范与人格魅力2014年7月,在第五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分析与方程、概率与统计、代数、应用与计算数学4项个人赛中共有5名学生获得银奖,这也是复旦大学在该赛事中第一次获得银牌,另有3名学生获得铜牌,个人奖牌数超过前四届的总和。交流计划——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赴国外大学学习,目前已经有学院组织的牛津大学项目和京都大学项目。在应用数学方面,自2010年以来,学生们在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深圳杯)等具有重要影响的数模竞赛上也是屡获佳绩,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共获得18个全国一等奖,38个全国二等奖,全国三等奖及省级奖项近百个。

异日桃李弥芳,弦歌更响。正如学院的拔尖计划指南中所表达的老师们最真诚的愿望:让每个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受惠,学院将进一步细化拔尖人才培养方案,营造潜心好学的学习氛围,为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做出自自己的努力。

权威数读|以旧换新,消费者能得到这些实惠

光阴荏苒,四年飞逝,在学院精心耕作的这片哺育数学优秀人才的沃土上,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在3月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上,2011级廖家江同学和2012级褚丁楠同学包揽了数学类高年级组的全国第一名和第二名,5名参赛同学在高年级组全部12个一等奖中共占据三席,创下了自首届竞赛以来最佳决赛成绩,为学校、学院赢得了荣誉。在3月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上,我校数学系2011级廖家江同学和2012级褚丁楠同学包揽了数学类高年级组的全国第一名和第二名,5名参赛同学在高年级组全部12个一等奖中共占据三席,创下了自首届竞赛以来最佳决赛成绩,为学校、学院赢得了荣誉。而在更重要的软件方面,学院建设了一大批无学分课程讨论班,每学期按照不同的主题和方向开设十余门课程,计划内的学生可以直接跟随教师进行课程学习。基础学科的优秀人才培养是一项不计回报的长期投资,因此学院立足于将资源投放至教育环境和氛围,而不是特定的人。

为了纪念老一辈数学家,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拔尖人才计划被命名为苏步青班。此外,学院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导师计划——安排不同方向的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定时定点为学生释疑解惑,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成绩的取得与学院在教学以及实施拔尖计划中开放式的、可持续的培养氛围紧密相连,拔尖人才的动态进出机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让拔尖人才计划之外的学生也受益匪浅。早在2010年,复旦大学成为教育部全国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试点高校之一,而数学学科作为复旦的传统优势学科,则成为了本校拔尖计划首批试点学科之一。

这好比,我们并不刻意去培植花草,而是致力于把土地养肥沃,只有这样才可能会有真正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硬件方面,数学科学学院建立苏步青讲习室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的基地, 从国内外购置大量数学基础课程参考书,讲习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倡导自我教育。

权威数读|以旧换新,消费者能得到这些实惠

在实施拔尖人才计划上,数学科学学院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吸引有志于投身数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夯实数学基础, 努力培养成为领域内的高水平人才。研究计划——在讨论班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毕业论文课题,鼓励学生协助老师从事课题研究,鼓励创新等等。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此外,学院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导师计划——安排不同方向的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定时定点为学生释疑解惑,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应用数学方面,自2010年以来,学生们在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深圳杯)等具有重要影响的数模竞赛上也是屡获佳绩,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共获得18个全国一等奖,38个全国二等奖,全国三等奖及省级奖项近百个。异日桃李弥芳,弦歌更响。在3月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上,我校数学系2011级廖家江同学和2012级褚丁楠同学包揽了数学类高年级组的全国第一名和第二名,5名参赛同学在高年级组全部12个一等奖中共占据三席,创下了自首届竞赛以来最佳决赛成绩,为学校、学院赢得了荣誉。在硬件方面,数学科学学院建立苏步青讲习室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的基地, 从国内外购置大量数学基础课程参考书,讲习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倡导自我教育。

正如学院的拔尖计划指南中所表达的老师们最真诚的愿望:让每个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受惠,学院将进一步细化拔尖人才培养方案,营造潜心好学的学习氛围,为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做出自自己的努力。研究计划——在讨论班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毕业论文课题,鼓励学生协助老师从事课题研究,鼓励创新等等。

而在更重要的软件方面,学院建设了一大批无学分课程讨论班,每学期按照不同的主题和方向开设十余门课程,计划内的学生可以直接跟随教师进行课程学习。基础学科的优秀人才培养是一项不计回报的长期投资,因此学院立足于将资源投放至教育环境和氛围,而不是特定的人。

交流计划——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赴国外大学学习,目前已经有学院组织的牛津大学项目和京都大学项目。为了纪念老一辈数学家,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拔尖人才计划被命名为苏步青班。

光阴荏苒,四年飞逝,在学院精心耕作的这片哺育数学优秀人才的沃土上,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在3月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上,2011级廖家江同学和2012级褚丁楠同学包揽了数学类高年级组的全国第一名和第二名,5名参赛同学在高年级组全部12个一等奖中共占据三席,创下了自首届竞赛以来最佳决赛成绩,为学校、学院赢得了荣誉。2014年7月,在第五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分析与方程、概率与统计、代数、应用与计算数学4项个人赛中共有5名学生获得银奖,这也是复旦大学在该赛事中第一次获得银牌,另有3名学生获得铜牌,个人奖牌数超过前四届的总和。成绩的取得与学院在教学以及实施拔尖计划中开放式的、可持续的培养氛围紧密相连,拔尖人才的动态进出机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让拔尖人才计划之外的学生也受益匪浅。这好比,我们并不刻意去培植花草,而是致力于把土地养肥沃,只有这样才可能会有真正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实施拔尖人才计划上,数学科学学院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吸引有志于投身数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夯实数学基础, 努力培养成为领域内的高水平人才。早在2010年,复旦大学成为教育部全国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试点高校之一,而数学学科作为复旦的传统优势学科,则成为了本校拔尖计划首批试点学科之一。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丁忠仁研究员和生化系张思副教授,经过5年的长期努力,对循环系统中最小的血细胞—血小板在识别细菌病原体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血小板表达有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NOD2,血小板NOD2特异性识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菌骨架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最小结构单位—胞壁酰二肽,在感染过程中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和一氧化碳(NO)信号,增强血小板活化能力,导致循环系统高凝状态。

此外,血小板NOD2通过识别胞壁酰二肽,在感染过程中激活蛋白水解酶Caspase-1,剪切IL-1β前体转化为成熟的IL-1β,导致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产生机体高炎症负荷。循环系统如何识别细菌病原体,产生高凝状态和高炎症负荷导致严重疾病?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寻找合适的干预靶点和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专访中,丁忠仁研究员向国际同行介绍了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在循环系统模式识别受体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人才基金的资助。而细菌病原体的慢性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循环系统的长期高炎症负荷,从而在炎症性相关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细菌性心内膜炎、免疫性关节炎等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相关研究成果以论著的形式发表在心血管顶级期刊Circulation杂志。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官方期刊循环(Circulation,IF=14.9)杂志社对我校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丁忠仁研究员进行了专访,并将访谈内容刊登在循环杂志社官方主页及官方社交媒体。细菌病原体的急性感染后,可以发生菌血症,造成机体循环系统高凝状态,直至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临床致死性严重后果。

Tsoko教授给予该成果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和同期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Atkinson博士的工作,共同回答了当下医学临床工作的两个重要问题—The two accompanying papers address two important points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medicine。对NOD2受体的靶向阻断将具有治疗前景。

补体系统和血小板共同参与免疫性疾病进展过程丁忠仁课题组长期从事血小板激活机制、抗血小板药作用机理和抗血小板药的新药研发工作,自2008年5月份课题组成立以来,已有多篇文章在Circulation、J Thromb Haemost、Thromb Haemost上发表,指导的研究生有多人次获得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和国家奖学金, 此次Circulation文章的第一作者张思副教授2012年从丁老师课题组博士毕业。Circulation杂志对该项研究成果表现出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当期编辑推荐文章,并邀请国际著名免疫病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BID医学中心风湿科主任George C. Tsokos教授为文章撰写了同期评述。